一、实施背景
煤矿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提高原煤产量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。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,增加块煤的产出率是增加企业收人的有效途径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,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块煤的特殊性,致使在生产工艺的许多环节中造成了块煤的不必要损失,降低了块煤的产出率。该矿发现了这一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问题后,组织和发动各级管理人员寻找生产环节中块煤损失的主要原因,分析最大限度降低各环节块煤损失的可能性,建立提高块煤率的考核奖罚制度,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。
二、主要内容
1、作业方法
原来的采煤机割煤方式为前滚筒割顶煤,后滚筒割底煤,从而使煤体经过充分破碎后落下,很难产生出大量的块煤。经过比较论证并参考工作面后部放煤原理,对采煤工艺做了如下调整:首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在采煤机截割前,超前采煤机前滚筒10架将支架护帮板收回,使煤体在支护不充分的状态下自动落下,形成一部分块煤。在一个循环内不能片落的煤体用采煤机前滚筒割底煤,在采煤机截割后,煤壁失去整体性,上部尚未被截割的煤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再次片落,有效增加了块煤的产量。
2、在生产工艺中只有破煤与块煤的产出有直接关系,块率损失的多少主要与块煤的纹理结构、抗碎强度、破碎方法、破碎机性能和块煤进出破碎机的粒度要求有关。实际生产中,大块煤必须破碎,为减少大块煤在经过破碎机时造成的块率损失,对破碎机进行了部分改造,调大进破碎机块煤的粒度下限,即根据我矿生产运输系统的现有条件,适当加大破碎机的破碎高度,保证在正常生产过程中粒度在250mm-300mm之间的块煤不被破碎。
3、建立保证体系,促进块煤率提高。以上作业法能否实施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。为此,建立了一套能有效调动广大职工提高块率积极性的考核奖罚机制。确定合理降低块煤损失的目标值,并将目标值与相应岗位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。
免责声明: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,为了传递信息,我们转载部分内容,尊重原作者的版权。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,并非商业用途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